应用单细胞分析预测CAR T细胞治疗的结果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通过作用于信号转导受体CD19治疗复发或者治愈的大B细胞淋巴瘤,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临床治疗的有效率(response rates), 延长缓解持续期(remission durability)和降低细胞毒性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需要多维度监测CAR T细胞的特征,及时获得疗效和毒性数据,同时鉴定出以此相关的未知细胞亚群(如图示)。
单细胞分析平台,例如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可促进深度分析,可以帮助鉴定此前被忽视的但与临床相关的亚克隆群,帮助认识为什么有些病人有疗效而有些病人表现出严重的毒效。
的有效验证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0-01157-w
背景知识:
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武器,可有效识别和杀死受感染的细胞,如果它们识别出癌细胞,也会杀死它们。过继细胞疗法(ACT)利用T细胞的这种细胞毒性能力来根除肿瘤。1980s,ACT首次成功应用于癌症治疗,Steven Rosenberg从黑色素瘤患者中分离出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然后激活和扩增,再注入患者体内,该研究表明修饰后的T细胞在转移后仍能存活数月,这是ACT的关键条件;1989年,Zelig Eshhar将抗体的可变区与T细胞受体(TCR)链的恒定区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嵌合抗原受体(CARs),为T细胞提供抗体类型的特异性;2002年,Michel Sadelain和同事优化了CAR设计,将TCR的胞内结构域和关键的共刺激受体CD28整合到单个分子中,以帮助维持T细胞的扩增、功能和持久性;2010年,James Kochenderfer及其同事在CAR - T细胞疗法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发现CAR - T细胞在患者体内具有活性;2017年,CD19 CAR T细胞疗法获得了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患有ALL的儿童和患有侵袭性淋巴瘤的成人。
荧光定量PCR(QF-PCR)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QF-PCR 技术单独用于产前诊断的指征:
(1) 常规产前筛查提示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的孕 妇或高龄孕妇(需告知局限性):有常见染色体非整 倍体产前诊断需求,无既往不良孕产史,超声筛查胎儿结构未发现明显异常。
(2) NIPT 高风险孕妇:已采用针对 21 三体、18 三体、13 三体等常见染色体 非整倍体的 NIPT 筛查,提示高风险,需要明确诊断者。
QF-PCR 技术的优势在于快速、高通量检测、适 用于多种标本类型,在产前诊断领域有广泛的适用 性。但 QF-PCR 技术为目标靶向检测,存在技术固 有的局限性。表现在:(1)不能检测出目标范围外 的其他染色体异常;(2)无法可靠地检测出低于20%的嵌合体。在进行 QF-PCR 技术检测前应告知 孕妇 QF-PCR 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并签署知情同 意书,在检测后应结合孕妇的临床情况(如胎儿超 声检查情况)进行遗传咨询。
http://zhfckzz.yiigle.com/CN112141201605/893756.htm?locale=zh_CN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摘要:目前,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仍然是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的"金标准",但该技术具有细胞培养耗时长、分辨率低以及耗费人力的局限性。包括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内的快速产前诊断技术的引入虽然具有快速及特异性高的优点,但还不能做到对染色体组的全局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又被称为"分子核型分析",能够在全基因组水平进行扫描,可检测染色体不平衡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CNV),尤其是对于检测染色体组微小缺失、重复等不平衡性重排具有突出优势。根据芯片设计与检测原理的不同,CMA技术可分为两大类:基于微阵列的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技术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技术。前者需要将待测样本DNA与正常对照样本DNA分别标记、进行竞争性杂交后获得定量的拷贝数检测结果,而后者则只需将待测样本DNA与一整套正常基因组对照资料进行对比即可获得诊断结果。通过aCGH技术能够很好地检出CNV,而SNP array除了能够检出CNV外,还能够检测出大多数的单亲二倍体(uniparental disomy,UPD)和三倍体,并且可以检测到一定水平的嵌合体。而设计涵盖CNV+SNP检测探针的芯片,可同时具有CNV和SNP芯片的特点
http://zhfckzz.yiigle.com/CN112141201408/78986.htm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CNV-seq)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摘要: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大片段缺失/重复及致病性基因组拷贝数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s,pCNVs)在内的基因组异常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基于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为这类异常的产前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等其他技术相比,CNV-seq技术具有检测范围广、通量高、操作简便、兼容性好、所需DNA样本量低等优点。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临床遗传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遗传病产前诊断专业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遗传病防控学组共同成立专家组,讨论并提出了将CNV-seq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的专家共识,以期规范其临床应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http://zhyxycxzz.yiigle.com/CN511374201904/1130866.htm?locale=zh_CN